第一籤 |
甲甲 大吉 |
籤 詩 |
1.巍巍獨步向雲間。 2.玉殿千官第一班。 3.富貴榮華天付汝。 4.福如東海壽如山。 |
籤詩翻譯 |
1.此事以穩健的步伐,走向浮華、虛榮。—-平步青雲。(不代表所求就能如願,還需視本身條件而定) 2.這件事是很高的榮譽,也是很殊勝的名份。 3.此榮華富貴是個人過去的功德善行而有今天的福報。(「天」,業力、因果報應是也。但若無此福報,恐不能如願。) 4.代表這是很大的福報。—-福壽雙全。 |
本籤重點 |
1.榮華富貴,來自先福,當行謙恭,言行高雅,多行善事,以保榮譽。 2.高官貴族求得本籤者吉,平凡市民求得本籤,則是虛名一場。 3.若求得本籤者所問事不順遂,此意味本身福報和德行不足,因此難以消受此榮耀。 4.本籤有利「貴命」者,不利平民者。若屬居中者,請加把勁。 (簡要貴賤判斷,以身相判斷:個子高大者為貴,或耳垂寬厚者為貴。以職業判斷:當官者為貴。讀書人、專業研究者,為中(得此籤有功名)。以八字判斷:五兩九以上為貴。其他概要判斷請看◎貴與賤—命理解析) |
清涼月解 |
◆愛情 若問愛情求得本籤者,依身分不同而有不同的結果。若身分屬貴族之流者,屬上吉。若市井小民求得本籤者,似有招架不住此愛情之感。 ◇若問姻緣何時來。 ◇若當前愛情平順者,問愛情前途,或問當前對象可否結婚。 ◇若當前有心儀的對象,問可否追求。或當前交往對象,問可否繼續或前途。 ◇若愛情陷入困境或分手者 ◇建議你多多修持愛情學分,這可讓愛情就越來越溫馨了。建議把來自對方的逆境當作修行,這可提升你們結合的力量。若你願意改造自己,這愛情才會有甜美的目標。 ◇若愛情不順遂者,求得本籤者,此顯示對方條件很好,但自己功行不足,以致「罩不住」此愛情,因此常有分手疑慮,若想繼續維持的話,應該全力提升自己的德行。敬重他人,這是你首要修行的功課了,記得在生活中,養成敬重每個人的好習慣。 ◆考試、競試 若問各種考試者,此次的應考,若能考上,則是很高的榮耀,因此需要很好的福報和德行、實力,若此能兼備的話,那就能得到這個名份。 為了加強這些條件,在此建議生活中注意自己的風範、品德,除了當在本業中努力外,也要多多行善布施,若臨比賽應試時,那多祈求神明保佑,這是可以化險為安的。 ◆事業、工作、創業 ◇若問此事業發展方向者,或問事業更換方向者,請選擇與高級、高雅、高貴有關的行業,譬如地點選擇名貴之地,經營對象有高官貴人者,產品內容選擇高級者。除了行業之選擇外,自己的內在涵養、行為風範也要同步提升,若能如此,則有利此事業之發展。 ◇若問事業占此者,事業穩固。若問前途者,綿遠流長。 ◇若問可否合夥事業,此籤意味著你們的合作,正有相輔相成之功效,可以合作的很好,而後發展順暢。 ◇以上求問者,是否因此致富,這要看後天的表現,建議多多行善布施則有利未來。 ◆換職 若問可否換工作者,只要你覺得當換那就換。若你的換職可以選擇的話,那名份比較高的那個,最可能錄用你。(請同步提升自己的涵養與德行) ◆求職 你將可以找到聲望很好的公司就職。在徵選時,頭批就獲得錄取。 ◆選擇 若問各種選擇者,請選擇源遠流長者、根基穩固者、名份優貴者。 ◆求孕、求子 你的祈求,將可如願。若祈求生子者,請多多行善修德。 |
相關連結 |
|
聖 意 |
功名遂。福祿全。訟得理。病即痊。 聯→圓 |
東坡解 |
雲間獨步。拔萃超群。名登甲第。談笑功勳。 |
碧仙註 |
月裡攀丹桂。成名步玉畿。 |
解曰一 |
此籤謀望通達。無不遂意。但各有所主。 官員占茲。有超越之喜。士人有功名之望。庶人不吉。 若謀望。求財者。有名無實。為語多空虛也。 |
釋義一 |
上兩句顯仕者之進身。出玉殿千官之上。壽山福海皆天所付。 不可易得。故不應占。 得此者勢如騎虎。降得(虎)者吉降。不得者反被(虎)所傷。 千官或作仙官。 |
解曰二 |
此籤謀望事緒。無不遂意。但各有所主。官員占此。有超越之喜。士人有功名之慶。占前程者。福壽綿長。占事業者。根基穩固。若謀望求財。多主有名無實。為語多空虛也。 |
釋義二 |
雲間。青雲之上也。巍巍獨步。許其足踏青雲也。玉殿千官。乃是天曹仙吏。第一班。仙吏之最貴者也。榮華富貴。自天作主。天已付之。自然福壽無涯。如海。言福之廣遠。如山。言壽之堅永。上上大吉。須要人地相當則應。 |
占 驗 |
一士人問功名。占此。自謂非會。即狀久而始第。會試殿試兩科。 通榜序齒。皆第一授官。山東由知縣。歷州府司道以至撫臺。 皆不離山東。應在末句。 |
籤詩故事一 |
漢高祖入關 漢高祖。姓劉名邦。字季。沛人也。其時秦法苛暴。天下皆叛。 楚人項羽起義。立懷王孫心。 高祖率沛中子弟以從。諸侯兵皆西鄉。回功秦約。以先入關者王之。 獨高祖先入秦關。除苛法與父老約法三章。秦民大悅。 秦王子嬰。素車白馬。出軸道以降。 |
籤詩故事二 |
十八學士登瀛洲 唐太宗李世民未登基還是秦王時,在奉王府設立文學館。招攬讀書人,選出十八位飽學人士。太宗時,文學館升格成翰林院。又舉行科舉考試,一片天下太平樣子。 |
附 錄 |